食品中重金屬測定的前處理方法簡述
食品中重金屬測定的前處理方法簡述
食品通常是一種有機物,所含成分極其復(fù)雜,要準確無誤地測定其某種成分,必須經(jīng)過一定的前處理,去除干擾組分,存留所需成分。由于食物樣品的復(fù)雜性和不均勻性,在食品分析中,通常將樣品轉(zhuǎn)變成透明澄清的溶液,樣品溶液的制備方法,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,如下所示:
溶解法:水溶解或水浸出、酸性水溶液溶出、有機溶劑溶出、堿性水溶液溶出
消解法:(1)、干法:高溫爐灰化法、高壓消解罐法、通氧燃燒法、低溫灰化法
(2)濕法:硝酸—硫酸法、硝酸—高氯酸、硝酸—高氯酸—硫酸、硝酸—過氧化氫、
(3)、水解法:加酶水解法、加堿水解法、加酸水解法
一般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消解樣品常采用高溫灰化法、濕法消化法,有時也采用高壓消解罐法等。樣品處理的一般原則 :
(1)、能使被測成分完全分離出來,而且無損失;
(2)、不得引入被測成分和干擾物質(zhì);
(3)、樣品處理方式適于選定的測定方法;
(4)、消耗試劑少;
(5)、處理方法安全、快速、簡便,試劑和器材易得。
下面介紹各種消解方法的特點
一、濕法消解
(1)硝酸—硫酸法
硝酸氧化力強,但沸點低,在樣品炭化后易自燃,故將硝酸與硫酸聯(lián)合使用,既可提高消化液的沸點,也可防止因單用硝酸可能發(fā)生的自燃現(xiàn)象。
(2)硝酸—高氯酸法
在一般的消解條件下,除了As、Hg及Cr等少數(shù)幾個元素外都能定量回收。硝酸—高氯酸法已被譽為經(jīng)典消解方法而被廣泛應(yīng)用。
硝酸和高氯酸的比例和加入方式而不同的操作者而不同。硝酸比例大,有利于安全、和緩地消化含有大量易被氧化分解的組分的試樣。若試樣中易分解成分含量不大,多為難氧化的即不容易被硝酸氧化的組分,加大硝酸的量作用不大。
(3)、硝酸—高氯酸—硫酸
在硝酸—高氯酸體系中加入少量硫酸,可以在上述硝酸—高氯酸氧化基礎(chǔ)上,提高消化體系的沸點,也進一步提高高氯酸的濃度而增加此體系的氧化力,可以氧化一般情況下不易氧化的樣品。其比例一般為3:1:1,由于本消化體系含有硫酸,應(yīng)注意鉛的回收可能因硫酸鉛析出而降低回收率。特別是鈣含量高的化妝品。
(4)、硝酸—過氧化氫
硝酸—過氧化氫消解體系是很強的氧化劑,適用于脂肪的分解,對于小量樣品在較低溫度下可以快速完成分解。尚有許多氧化劑組成的其它消化體系,如高氯酸—氯酸鉀、過硫酸鉀、等,應(yīng)用不廣。
(5)、加壓濕消解法
利用壓力以提高酸的沸點和加速樣品的消解。加壓濕消解法,一般來說,有機物未被徹底降解,尤其是具有芳香族結(jié)構(gòu)的組分,因此可能尚不適宜于后繼定量方法如極譜和色譜方法。由于樣品的分解受試樣、消化液(酸)的組成、溫度和容器內(nèi)的壓力的影響,因此,根據(jù)試樣選擇適宜的消化液、樣品和酸用量、液體體積和罐的容積比,是得到安全的和良好的消解結(jié)果的重要因素。樣品量因容器而異,一般說容量20mL,樣品加入量不應(yīng)超過0.3~0.5g,樣品和酸的容積不能超過內(nèi)筒容積的1/2,最好在1/3左右。
討論:
(1)、使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食品中金屬元素一般常用硝酸—高氯酸和硝酸—過氧化氫兩組試劑進行樣品消化,而不采用硫酸。實驗證明,使用硝酸—硫酸消化,不僅測定回收率低而且精密度不佳,這可能是由于硫酸介質(zhì)干擾引起的。所以應(yīng)盡量回避使用硫酸。在原子吸收分析中,通常采用硝酸鹽的酸性溶液作為標準參比溶液,這些鹽類很容易溶化和解離,能提供最佳的自由原子濃度。
(2)硝酸雖是較強的氧化劑,但反應(yīng)比較溫和、緩慢、安全,是濕法消化最常用的試劑。另外,樣品中被測金屬被硝酸氧化后變?yōu)橄跛猁},其溶解度大,利于測定。
(3)高氯酸加熱到一定程度時,會發(fā)生爆炸,使用時必須充分注意。
(4)過氧化氫溶液可以與水任意比例混合。在過氧化氫溶液中不殘存微量金屬,因為微量金屬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。但通常加入少量磷酸鹽作為穩(wěn)定劑。因此不適于分解測定磷的樣品。
(5)三種氧化劑的氧化能力順序為高氯酸、硝酸、過氧化氫。
(6)濕法消化的優(yōu)缺點和注意事項:
a、被測金屬在消化時損失很小,易揮發(fā)的元素也不易損失;
b、適用面廣;
c、試劑易得,不需特殊設(shè)備;
d、易帶入污染,比干法操作麻煩,技術(shù)性高,而操作中有一定的危險性
e、所用的器材必須是清潔的,一般用中性洗滌劑洗至不掛水珠后,再用10~20%硝酸浸泡24小時以上,或加熱煮沸1~2小時;
f、所用的試劑必須是優(yōu)級純或經(jīng)純水處理
g、使用高氯酸或過氧化氫消化時,要小心,防止爆炸;
h、樣品消化液中殘存硝酸必須除凈,否則會影響試驗;
i、一般樣品,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樣品最好加 合酸后浸泡過夜,使樣品易于消化。
二、干法灰化法
高溫爐灰化法的一般操作步驟分為干燥、碳化、灰化和溶解灰分殘渣幾個過程 。也可以直接將未經(jīng)炭化的樣品放入(250~350)℃間每小時50℃的升溫速度即可達到目的。含有油脂較多的化妝品,也可在350℃維持片刻至煙趕盡后再繼續(xù)升溫。
(1)在高溫爐灰化過程中,氣化損失因元素在試樣中存在形式和元素性質(zhì)、灰化溫度、樣品基體成分而異。某些元素的損失則是因其在樣品中存在的形式是揮發(fā)性的。如NBS果葉中Cr、As、Sb即使在200℃加熱24小時,其氣化損失也大于20%。
(2)在灰化過程中,待測元素也可以與其周圍的無機物反應(yīng)而轉(zhuǎn)變?yōu)橐讚]發(fā)性化合物。如鋅、鉛與氯化銨共熱,生成易揮發(fā)的氯化物而損失。如Cd在灰化中被碳化的有機物還原金屬鎘而揮發(fā)。
(3)氣化損失因灰化溫度而異,溫度增高,氣化損失一般加劇。此外,樣品量與表面積之比也是應(yīng)注意的問題。
(4)待測元素被殘留于于容器壁上不能浸提是造成灰化損失的第二原因。針對灰化時待測元素的揮發(fā)與被滯留現(xiàn)象,可以加入一定的化學(xué)品以改變試樣基體組分,得以改善。為加速有機物分解或增進待測物回收加入的化學(xué)品稱為“灰化助劑”。目前最常用的灰化助劑有硝酸、硝酸鎂、硝酸鋁、硝酸鈣等硝酸鹽,磷酸、硼酸、硫酸、硫酸鉀及氧化鎂、醋酸鎂等。按其作用,灰化助劑可分為以下幾類:a、作為輔助氧化劑加速對有機物氧化,硝酸是這類的代表。在灰化快結(jié)束時使用,可加速除去尚殘留的微量碳分。但如加入過早,即尚有較多的有機物時,往往在再次春化時可導(dǎo)致殘渣燃燒和丟失。但測定鉻、鎘等元素不可使用,因為能促成揮發(fā)損失。b、稀釋劑:當(dāng)有機物逐漸被分解為可揮發(fā)的簡單的氧化物時,器皿和灰分中待測組分的接觸和反應(yīng)的機率也隨之增加。為羞少這種接觸,在試樣中加惰性化學(xué)品如氧化鎂以稀釋灰分,可以減少它們被器皿的滯留和提高回收率,故這類灰化助劑適用于灰分少的樣品。c、既是氧輔助劑又是稀釋劑。例如:硝酸鎂、硝酸鋁、等輕金屬的硝酸鹽,這類硝酸鹽在高溫下是不穩(wěn)定的可以分解為輕金屬的氧化物和NO2和O2。前者是惰性氧化物,起惰性稀釋劑的作用;后者則有助于有機物的氧化分解,適用糖分多的樣品和測定As、Sb等樣品。d、改變待測元素化合物形式。例如硫酸、硫酸鉀、硼酸、氫氧化鈉等。最簡單的例子是向樣品加入硫酸,使易揮發(fā)的氯化鉛轉(zhuǎn)變成難揮發(fā)的硫酸鉛或?qū)⒙入x子轉(zhuǎn)變?yōu)槁然瘹涠s走。
(5)溶解灰化殘渣中元素時,應(yīng)根據(jù)待測元素的灰化產(chǎn)物的溶解性能選擇溶劑,一般多用稀鹽酸或稀硝酸,或先用(1+1)鹽酸使各種元素轉(zhuǎn)化為氯化物再用稀硝酸溶解,直接用濃硝酸處理,容易使某些元素鈍化而難以全部轉(zhuǎn)入溶液。
(6)干法灰化的優(yōu)缺點和注意事項:
a、設(shè)備簡單,操作方便;
b、適用于少量或中等量樣品的處理(幾十毫克~幾克);
c、不適于易揮發(fā)的被測成分的樣品(如汞);
d、所有容器應(yīng)在10~20%硝酸中浸泡24小時以上,洗凈后方可使用;
e、樣品炭化時加熱要緩慢,以防噴漸損失;
f、灰化時所用的助灰化劑必須具備以下條件:不含被測元素和干擾物;能增強灰化效果,如增強氧化作用、固定作用、疏松作用、中和作用等;
g、高溫爐內(nèi)的耐火材料由于熱分解作用會釋放出微量的氟,所以,必要時可選用無氟高溫爐。
三、總結(jié):
對于食品重金屬檢測的前處理,可根據(jù)被測樣品和被測元素選擇適宜簡便的方法進行消解處理,必要時分階段進行加標回收,以便確定是在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發(fā)生了消解的損失。
溶解法:水溶解或水浸出、酸性水溶液溶出、有機溶劑溶出、堿性水溶液溶出
消解法:(1)、干法:高溫爐灰化法、高壓消解罐法、通氧燃燒法、低溫灰化法
(2)濕法:硝酸—硫酸法、硝酸—高氯酸、硝酸—高氯酸—硫酸、硝酸—過氧化氫、
(3)、水解法:加酶水解法、加堿水解法、加酸水解法
一般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消解樣品常采用高溫灰化法、濕法消化法,有時也采用高壓消解罐法等。樣品處理的一般原則 :
(1)、能使被測成分完全分離出來,而且無損失;
(2)、不得引入被測成分和干擾物質(zhì);
(3)、樣品處理方式適于選定的測定方法;
(4)、消耗試劑少;
(5)、處理方法安全、快速、簡便,試劑和器材易得。
下面介紹各種消解方法的特點
一、濕法消解
(1)硝酸—硫酸法
硝酸氧化力強,但沸點低,在樣品炭化后易自燃,故將硝酸與硫酸聯(lián)合使用,既可提高消化液的沸點,也可防止因單用硝酸可能發(fā)生的自燃現(xiàn)象。
(2)硝酸—高氯酸法
在一般的消解條件下,除了As、Hg及Cr等少數(shù)幾個元素外都能定量回收。硝酸—高氯酸法已被譽為經(jīng)典消解方法而被廣泛應(yīng)用。
硝酸和高氯酸的比例和加入方式而不同的操作者而不同。硝酸比例大,有利于安全、和緩地消化含有大量易被氧化分解的組分的試樣。若試樣中易分解成分含量不大,多為難氧化的即不容易被硝酸氧化的組分,加大硝酸的量作用不大。
(3)、硝酸—高氯酸—硫酸
在硝酸—高氯酸體系中加入少量硫酸,可以在上述硝酸—高氯酸氧化基礎(chǔ)上,提高消化體系的沸點,也進一步提高高氯酸的濃度而增加此體系的氧化力,可以氧化一般情況下不易氧化的樣品。其比例一般為3:1:1,由于本消化體系含有硫酸,應(yīng)注意鉛的回收可能因硫酸鉛析出而降低回收率。特別是鈣含量高的化妝品。
(4)、硝酸—過氧化氫
硝酸—過氧化氫消解體系是很強的氧化劑,適用于脂肪的分解,對于小量樣品在較低溫度下可以快速完成分解。尚有許多氧化劑組成的其它消化體系,如高氯酸—氯酸鉀、過硫酸鉀、等,應(yīng)用不廣。
(5)、加壓濕消解法
利用壓力以提高酸的沸點和加速樣品的消解。加壓濕消解法,一般來說,有機物未被徹底降解,尤其是具有芳香族結(jié)構(gòu)的組分,因此可能尚不適宜于后繼定量方法如極譜和色譜方法。由于樣品的分解受試樣、消化液(酸)的組成、溫度和容器內(nèi)的壓力的影響,因此,根據(jù)試樣選擇適宜的消化液、樣品和酸用量、液體體積和罐的容積比,是得到安全的和良好的消解結(jié)果的重要因素。樣品量因容器而異,一般說容量20mL,樣品加入量不應(yīng)超過0.3~0.5g,樣品和酸的容積不能超過內(nèi)筒容積的1/2,最好在1/3左右。
討論:
(1)、使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食品中金屬元素一般常用硝酸—高氯酸和硝酸—過氧化氫兩組試劑進行樣品消化,而不采用硫酸。實驗證明,使用硝酸—硫酸消化,不僅測定回收率低而且精密度不佳,這可能是由于硫酸介質(zhì)干擾引起的。所以應(yīng)盡量回避使用硫酸。在原子吸收分析中,通常采用硝酸鹽的酸性溶液作為標準參比溶液,這些鹽類很容易溶化和解離,能提供最佳的自由原子濃度。
(2)硝酸雖是較強的氧化劑,但反應(yīng)比較溫和、緩慢、安全,是濕法消化最常用的試劑。另外,樣品中被測金屬被硝酸氧化后變?yōu)橄跛猁},其溶解度大,利于測定。
(3)高氯酸加熱到一定程度時,會發(fā)生爆炸,使用時必須充分注意。
(4)過氧化氫溶液可以與水任意比例混合。在過氧化氫溶液中不殘存微量金屬,因為微量金屬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。但通常加入少量磷酸鹽作為穩(wěn)定劑。因此不適于分解測定磷的樣品。
(5)三種氧化劑的氧化能力順序為高氯酸、硝酸、過氧化氫。
(6)濕法消化的優(yōu)缺點和注意事項:
a、被測金屬在消化時損失很小,易揮發(fā)的元素也不易損失;
b、適用面廣;
c、試劑易得,不需特殊設(shè)備;
d、易帶入污染,比干法操作麻煩,技術(shù)性高,而操作中有一定的危險性
e、所用的器材必須是清潔的,一般用中性洗滌劑洗至不掛水珠后,再用10~20%硝酸浸泡24小時以上,或加熱煮沸1~2小時;
f、所用的試劑必須是優(yōu)級純或經(jīng)純水處理
g、使用高氯酸或過氧化氫消化時,要小心,防止爆炸;
h、樣品消化液中殘存硝酸必須除凈,否則會影響試驗;
i、一般樣品,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樣品最好加 合酸后浸泡過夜,使樣品易于消化。
二、干法灰化法
高溫爐灰化法的一般操作步驟分為干燥、碳化、灰化和溶解灰分殘渣幾個過程 。也可以直接將未經(jīng)炭化的樣品放入(250~350)℃間每小時50℃的升溫速度即可達到目的。含有油脂較多的化妝品,也可在350℃維持片刻至煙趕盡后再繼續(xù)升溫。
(1)在高溫爐灰化過程中,氣化損失因元素在試樣中存在形式和元素性質(zhì)、灰化溫度、樣品基體成分而異。某些元素的損失則是因其在樣品中存在的形式是揮發(fā)性的。如NBS果葉中Cr、As、Sb即使在200℃加熱24小時,其氣化損失也大于20%。
(2)在灰化過程中,待測元素也可以與其周圍的無機物反應(yīng)而轉(zhuǎn)變?yōu)橐讚]發(fā)性化合物。如鋅、鉛與氯化銨共熱,生成易揮發(fā)的氯化物而損失。如Cd在灰化中被碳化的有機物還原金屬鎘而揮發(fā)。
(3)氣化損失因灰化溫度而異,溫度增高,氣化損失一般加劇。此外,樣品量與表面積之比也是應(yīng)注意的問題。
(4)待測元素被殘留于于容器壁上不能浸提是造成灰化損失的第二原因。針對灰化時待測元素的揮發(fā)與被滯留現(xiàn)象,可以加入一定的化學(xué)品以改變試樣基體組分,得以改善。為加速有機物分解或增進待測物回收加入的化學(xué)品稱為“灰化助劑”。目前最常用的灰化助劑有硝酸、硝酸鎂、硝酸鋁、硝酸鈣等硝酸鹽,磷酸、硼酸、硫酸、硫酸鉀及氧化鎂、醋酸鎂等。按其作用,灰化助劑可分為以下幾類:a、作為輔助氧化劑加速對有機物氧化,硝酸是這類的代表。在灰化快結(jié)束時使用,可加速除去尚殘留的微量碳分。但如加入過早,即尚有較多的有機物時,往往在再次春化時可導(dǎo)致殘渣燃燒和丟失。但測定鉻、鎘等元素不可使用,因為能促成揮發(fā)損失。b、稀釋劑:當(dāng)有機物逐漸被分解為可揮發(fā)的簡單的氧化物時,器皿和灰分中待測組分的接觸和反應(yīng)的機率也隨之增加。為羞少這種接觸,在試樣中加惰性化學(xué)品如氧化鎂以稀釋灰分,可以減少它們被器皿的滯留和提高回收率,故這類灰化助劑適用于灰分少的樣品。c、既是氧輔助劑又是稀釋劑。例如:硝酸鎂、硝酸鋁、等輕金屬的硝酸鹽,這類硝酸鹽在高溫下是不穩(wěn)定的可以分解為輕金屬的氧化物和NO2和O2。前者是惰性氧化物,起惰性稀釋劑的作用;后者則有助于有機物的氧化分解,適用糖分多的樣品和測定As、Sb等樣品。d、改變待測元素化合物形式。例如硫酸、硫酸鉀、硼酸、氫氧化鈉等。最簡單的例子是向樣品加入硫酸,使易揮發(fā)的氯化鉛轉(zhuǎn)變成難揮發(fā)的硫酸鉛或?qū)⒙入x子轉(zhuǎn)變?yōu)槁然瘹涠s走。
(5)溶解灰化殘渣中元素時,應(yīng)根據(jù)待測元素的灰化產(chǎn)物的溶解性能選擇溶劑,一般多用稀鹽酸或稀硝酸,或先用(1+1)鹽酸使各種元素轉(zhuǎn)化為氯化物再用稀硝酸溶解,直接用濃硝酸處理,容易使某些元素鈍化而難以全部轉(zhuǎn)入溶液。
(6)干法灰化的優(yōu)缺點和注意事項:
a、設(shè)備簡單,操作方便;
b、適用于少量或中等量樣品的處理(幾十毫克~幾克);
c、不適于易揮發(fā)的被測成分的樣品(如汞);
d、所有容器應(yīng)在10~20%硝酸中浸泡24小時以上,洗凈后方可使用;
e、樣品炭化時加熱要緩慢,以防噴漸損失;
f、灰化時所用的助灰化劑必須具備以下條件:不含被測元素和干擾物;能增強灰化效果,如增強氧化作用、固定作用、疏松作用、中和作用等;
g、高溫爐內(nèi)的耐火材料由于熱分解作用會釋放出微量的氟,所以,必要時可選用無氟高溫爐。
三、總結(jié):
對于食品重金屬檢測的前處理,可根據(jù)被測樣品和被測元素選擇適宜簡便的方法進行消解處理,必要時分階段進行加標回收,以便確定是在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發(fā)生了消解的損失。
最新消息
- 1賽多利斯新品Practum系列天平
查看次數(shù):1283079......
- 22014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
由中國科學(xué)院、中國工程院主辦,中國科學(xué)院院......
- 3天美中國與國家納米科學(xué)中心
5月29日下午,天美(中國)科學(xué)儀器有限公司與......
- 4分析天平應(yīng)該如何選砝碼以及
查看次數(shù):1107677 分析天平應(yīng)該如何選砝......
- 5電子天平的使用與維護方法
電子天平是最新一代的天平,是根據(jù)電磁力平衡......